叶穗林医生解析高血压背后的“肝阳上亢”——中医视角下的病理机制

发布日期:2025-09-10 来源:广州宏韵中医心脑血管科

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,其背后机理复杂。中医学认为,高血压与“肝阳上亢”密切相关。今天,我们邀请到中医专家叶穗林医生,从中医角度为大家解析高血压背后的“肝阳上亢”。

  正文:

  叶穗林医生指出,“肝阳上亢”是中医学术语,指的是肝脏功能失调,导致肝阳偏旺,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。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,“肝阳上亢”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  肝阳上亢与血压升高:肝阳上亢时,肝火旺盛,易导致血脉运行不畅,血压随之升高。

  肝阳上亢与情志变化: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调节情志。肝阳上亢时,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,如烦躁、易怒等,这些情绪变化又会进一步影响血压。

  肝阳上亢与症状表现:肝阳上亢可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面红目赤、口苦口干等症状,这些症状与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。

  叶穗林医生强调,中医治疗高血压时,注重调整肝脏功能,平肝潜阳是关键。通过中药调理、饮食疗法、情志调养等多种方法,可以有效缓解“肝阳上亢”,从而降低血压。